谷歌广告投放策略 — 业务&成本
这篇文章会着重说广告优化的思路,之前我讲过广告优化,重点是通过数据分析找到可优化的指标。
那么这篇文章,就是从业务角度说明,如何做谷歌广告投放策略。
优化思路主要分为两个部分:
一,从业务的角度,主要是从业务流程梳理去看;
二,从成本优先的角度。
例如大部分市场上的优化需求,都是追求更低的CPC。我不能否定这个方式,但我个人不会选择这个方式去做优化。如果你看完了之前的谷歌广告简史,你就能理解了。
思路1-业务流程
从用户的体验链路出发,梳理用户从广告场景-访问广告-到站-购物的全链路接触到的所有场景,进行精细化优化。
可从竞争对手的链路体验,还有个人体验中出发去做优化提升。
记住,所有的优化,都要落地到实际操作:
着陆页:URL的选择,FEED的优化;
文案素材:对应的关键词,点击率,转化率如何;
受众定位:设备,国家,时间,展示网络,场景等。
预算:基于盈利率和实际广告roi作为调整指标
思路2-成本优先
这个思路就从成本角度出发,以CPA,ROI等数据指标作为主要指标,去考虑广告系列的设置。
相对局限,但是在判断测试广告是否OK的时候,就应该以成本优先作为思考方向,尤其是目标定位是转化的广告。
我个人是优先考虑流程优先,尤其是对中小型企业来说,核心是业务流程,盈利模式。但大部分人在面对业务第一时间,是效仿大企业,或者已经成熟的企业的JD,或者市场上流行的“成本优先”思路
这个思路不是说不行,而是局限。
从0-1,最重要的,是找到用户是谁
以及用有限的钱,把尽可能多的转化数据喂给pixel,或者谷歌机器学习算法,以度过学习期。我个人觉得这时候只要不亏,就是可以接受的。
从1-100,这时候需要成本意识,但更重要的是穷尽尽可能多的用户细节。
让你的画像变得更加清晰。具体到年龄精确的区间,具体的喜好,素材类型等。这时候压低利润率跑,获得更快的增量还有思路。
100-∞的时候,就着重考虑成本。
因为这时候做增量的价值有限,但更多是做均衡,把控增量+控制成本的比例,维持稳定的ROI水平,控制费比,提高净利润水平。
这就是为什么大企业,成熟一点的企业,他们的投手优化师的JD基本都是成本导向,无他,因为已经过了增加阶段了。但你用他们的要求去做自己的业务要求,那很尴尬,你的增速一定比他们要慢。
不过比起这个,更尴尬的是,中小企业的资金有限,在如今大家都降本增效的环境下去做大规模的投放,是不切实际的。
投放的钱从哪里来?利润,或者投资者的钱。
前期肯定没有利润的,2024年的现在投资者现在都怂了,所以我现在也会理解很多企业一开始就按照大厂的要求来做,既要控制成本,又想要增量……哎,都是难。
无论那个思路,都离不开数据作为支撑,测试的逻辑也要基于广告技术本身去思考,才能更好服务目标。
广告架构搭建思路
所有搭建思路,都是基于平台自身特点;在框架内,减少彼此的竞争,是主要的思考方向。
从图基本能很清楚梳理广告的基本架构,但实际搭建的时候,需要注意的是,每个层级之间是会相互竞争。
这意味着,混乱的广告账户结构,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,甚至自己抬升自己的cpc,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,也是一种壁垒的建造方法,虽然很傻……
因此并不存在一个绝对正确的广告系列账户结构,需要根据自己实际目标以及对平台的了解来搭建自己的账户结构。
常规来说,还是尽量避免自己与自己竞争。
- 广告组层的竞争关系:在同一个广告系列中,不同广告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。(它们公用同一笔预算,因此效果好的广告是会得到优先的展示和触发,效果较差的广告是有可能完全得不到展示的空间)当用户进行搜索或浏览网页时,谷歌会根据广告系列和广告组的设置,选择最具竞争力的广告进行展示。因此,在设置广告组时,需要明确自己的目的,如果要做素材,关键词的abtest,那同组竞争是有价值的,但如果是要扩量做测试,那新广告组就没必要在同一个广告系列中出现。
- 广告系列层的竞争关系:在同一个账户中,不同广告系列之间存在竞争关系。如果,同样的广告设置,两者是会竞争,但如果设置上有明显的划分,那么竞争关系将不复存在。当然,这需要投手对广告定位和架构想得足够清晰。同时,如果竞争的本质是为了验证其他的目标,例如某个广告的算法可能出了问题,重新跑一次去验证,那在短期上的竞争关系是可以接受的。但是测试结束后,记得关闭广告。
- 账户层的竞争关系:在谷歌广告平台中,不同账户之间存在竞争关系。同个企业,可能会由于使用不同的归因工具,服务商测试,还有代理返点等情况,而选择开设不同的账户,当然也有灾备的需求。在账户上也会产生竞争。竞争的程度,以广告历史数据为主。在所有账户上,可以建一个大账户,保持不变,其他的细分经理账户下再绑定相关的测试要点去测试,这样就能尽可能减少竞争的程度。
适量的竞争,是能让架构跟效果更好,但不能长期让广告层级自我竞争,不利于长期发展。